什么樣的助聽器適合自己呢?
發布時間:2020-12-28 14:22:58 瀏覽次數:109 [關閉此頁 打印此頁]
聽力下降了,關注自己生活品質和健康的大家肯定也都想到了購買助聽器來改善自己的聽力情況。
但是這不僅僅是一個高科技的電子產品,也是一個醫療輔助器械,在購買前需要仔細考量各方面問題,才能選配到最適合的助聽器。
什么樣的助聽器是真正合適自己的呢?其實是分為客觀的聽力程度與助聽器功能匹配,以及主觀的用戶自身聽力要、目標與助聽器功能的匹配。合適與否是要基于這兩個方面綜合考量的。
1. 準確的聽力評估
準確的聽力評估結果是配到一個合適的助聽器的重中之重。
一個準確的聽力圖,言語識別率狀況,都決定了驗配師在助聽器的樣式,功率,驗配調試的細節上的選擇。
比如聽損不嚴重的用戶如果挑選了功率很大的助聽器,就會有自體噪音干擾的問題。由于聽力過好,機器本身運作的噪音會傳入耳朵,用戶反而會覺得非常吵,此時助聽器的效果就變差了。
反之,如果一個聽力損失很嚴重的用戶,使用小功率的助聽器會覺得沒有效果,在聲音已經開到最大的適合,仍然覺得聽不清,而且麥克風也會由于超負荷運作,可能產生嘯叫或者噪音。
所以找到專業的機構得到準確的聽力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選擇的助聽器才能合適。
2. 實際病理情況
除去基本的聽力問題,不同類型的助聽器是適用于不同的病理情況的。
例如有中耳長期發炎,流膿問題的用戶,佩戴普通的助聽器,每天的清潔其實是非常麻煩的,耳朵里塞了助聽器可能反而會造成中耳問題加劇,骨導助聽器此時可能反而更加有效。
助聽器的不同款式的設計,不僅僅是考慮美觀,起適用性和實用性也是需要考量的。
除去客觀的不可更改因素決定了什么類型的助聽器適合什么樣的用戶。每一個人對助聽后的目標和需求也不一樣。這極大程度上決定了不同助聽器對每一個人的適用性。
1. 助聽后的聽力目標
每一個用戶都會有一個期待值,對于佩戴助聽器后想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對助聽器的功能的要求。
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樣,對生活品質要求、聽力環境需求千差萬別。
如果對多種言語環境都要聽的好,就需要助聽器有智能的適應系統,并且有非常好的降噪功能。
反之,如果本身只需要在家和老伴說個話,言語環境相對單一,那么對助聽器的智能性以及降噪功能要求就會降低。
所以,助聽器的功能是否實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每個用戶的主觀需求。
2.自身的操作能力
每一個人對電子產品的操作能力也不一樣,這個也是需要考慮的。
比如,有些人就對各種適用按鍵很熟悉,而有些人則很少接觸。甚至有一些老人有風濕等問題,手對很細小的物品的抓握能力就不高。
那么很顯然,手指不靈活的話,需要換電池的助聽器對他們來說就太麻煩了,相比之下,充電款的就更加簡單實用。
3.驗配師的配合
好的驗配師,是可以在病史和問詢的過程中,通過引導,最大限度地得出用戶的需求,并根據實際需求來幫助他們選擇最適合的助聽器。
佩戴助聽器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需要不斷的和驗配師溝通的,需求目標在不斷變化,而和好的驗配師建立信任和鏈接,是可以引導用戶最好的適應的助聽器,在聽力康復的過程中走的更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