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性聾?老年性聾有哪些危害?
發布時間:2020-12-8 13:53:04 瀏覽次數:169 [關閉此頁 打印此頁]
老年性聾對大家來說都不陌生,誰家都有逐漸年邁的父母,他們上了年紀之后,就經常會發生他們聽不見聽不清你說話的情況。
而且,往往他們會覺得是因為你太小聲或者他們沒有集中注意力。很少人會聯想到自己可能是聽力下降了。
和年紀大了老花眼不同,老年性聾相對隱蔽,難發現,往往都是拖到了影響生活的情況下才在子女的勸導下去檢查聽力。
但是拖的越久,聽力下降的越嚴重,伴隨而來的其他隱形傷害也會變得不可逆。
我們人體就像一個機器,時間久了也會老化。
耳朵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出現雙耳對稱的聽力逐漸下降,從高頻的聽力開始,漸漸擴展至低頻。眾所周知,高頻是詞語中輔音所在的位置,如:瓜(gu?。┖突ǎ╤u?。?。
這就是為什么老年人和你對話的時候,容易打岔。
因為老年性聾是從高頻開始下降的,所以老人家仍然能聽到一個詞語的主要部分,但是會區分不出輔音不同但元音相似的詞。
所以他們也不會覺得自己聽力有問題,明明是聽見了你說話,他們只會覺得是你沒有說清楚而已。
老年性聾的危害
1.溝通困難:
高頻開始的神經性聾在最初是很難被發現的,老年人往往這一拖,就是很多年。
直到聽力下降到低頻從而影響了他們大段對話的參與,或者是聽力下降很多,低于了一般正常人說話的60分貝的水平,他們需要不斷的要求家人提高聲音才能聽見的程度。這時候他們才能意識到自己的聽力對生活造成了影響。
但是,這期間和家人的溝通變得越來也有障礙。家里人會覺得和老人說話很累,而老人也會覺得家里人沒有耐心,會產生憤怒的情緒或者放棄溝通。
2.社交孤立:
在聽力下降期間的很多年里,子女往往因為工作也不在家里住,或者因為老人們無法完整參與對話而感到很累,索性減少了溝通。這樣漸漸造成了老人在社交上的孤立。
更多時候,很多老人也會因為自己聽力下降,總是亂打岔,或者聽不清,出于自尊心,他們也會減少社交,不參與對話了。甚至和自己的朋友也減少來往,進一步的減少自己的社交行為。
3: 身心健康受損: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減少社交不僅僅是心理上會造成痛苦,焦慮,抑郁。生理上, 聽不見導致聽神經退化,聽力下降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而另一方面,大腦因為溝通刺激的減少,整個大腦也會加速萎縮退化,可能會導致老年癡呆等一系列疾病。
這就是為什么老人退休后如果一直在家待著不交流,會讓人感覺老的越來越快。
這是溝通減少,身心受損,出現惡性循環的結果。
3.生活上其他問題:
如果家中的老人是獨居的,聽不見高頻的聲音可能是從漏接電話開始,漸漸發展到聽不到孫子孫女說話,聽不見門鈴聲,聽不到敲門聲等。
如果有緊急的情況有人敲門或是火警響了,家中老人因為聽不見而釀成悲劇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老年性聾的解決方案
雖說老年性聾是不可逆的,但是越早發現,越早干預,就可以減少后續一系列問題的產生。
目前全球公認的對老年性聾有效的干預方法就是佩戴助聽器和植入人工耳蝸。助聽器是老年性聾干預的主要手段,當助聽器無效的時候可以考慮植入人工耳蝸。
由于觀念的問題,不少老年人可能會對老年性聾不重視。子女們要耐心溝通,教育老人們要關愛自己的身體,發現了他們有聽力下降就及時就醫檢查。
積極佩戴助聽器,不僅可以聽得更好,溝通得更好,還能不斷鍛煉他們的聽神經,刺激大腦,獲得更有質量的晚年生活。
不要讓聽力損傷成為老人們和家人溝通,和朋友社交的障礙,這樣老人們也會更加開心快樂,生活質量也會顯著提高,減少產生老年癡呆等問題的幾率,延長壽命。